top of page
Search

真相

為什麼那麼多人抗拒真相? 現在我們身處於資訊氾濫的時代 資訊氾濫會讓腦袋長期處於混亂狀態 不知不覺在這十多年間,人類已經大大增加了抗拒真相和抗拒知識的程度。 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觀點、價值觀,對不同事物的立場,大家都理解是正常不過的事。 可是絶大部份人都在無意識中...

灰姑娘式的吸血鬼

在不知不覺間,灰姑娘的故事潛移默化地深入了絕大部分女性的心。 故事開始,各式各樣的灰姑娘善良簡單快樂,但總是身不由己地有著不開心的遭遇,受到迫害、受到壓制,最後有位完美無瑕的王子從天而降,守護她終生。 當然王子擁有著無窮的財富權力、高大俊俏,而且眼裏只有灰姑娘一位,浪漫忠貞...

愛不是比較

就這麼普通的一句 卻造成對方如此深刻傷害: 「點解你就唔可以好似…」 媽媽對幼子說: 「點解你唔可以好似哥哥攞到好成績……」 女友對男友說: 「點解你唔可以好似我以前男朋友咁……」 當沒有意識地對孩子、伴侶 拿另一個人做完美標準 就在那瞬間 讓對方覺得自己不夠能力 不夠愛...

危險人物

一個人只要沒有意識地說話,就已經是一個危險人物。 沒意識地說話,沒有覺察眼前狀況,沒有釐清事情,便隨意慣性地說話,對自己和身邊人都可以造成很深的傷害 。 #沒有意識 #說話 #危險人物 #覺察 #釐清 #隨意 #慣性 #傷害 #溝通 #VC2 #全然生活 📷 : 網絡圖片

「我」

這世界讓人最受災受難的,是來自人類的頭腦,頭腦內的「我」所劃出的分界。 大部分人讓「我」的需求與慾望,所劃的範圍很狹窄,有些人只管自己,有些人管的範圍大一點包括親朋,有些人的範圍再顧及其小社群或某行業,有些人的範圍再大至國家或民族,但這樣還是活在界限之中,有了界限,有了你我...

童謠 1987

我們都被訓練要標準地去活,世世代代被體制化,從掙扎到習慣,也從習慣到不能離開了。 #童謠1987 #親子 #溝通 #成長 #訓練 #VC2

意願

//一個人怎樣才算是活著?是會呼吸、有心跳就算活著嗎?// 文中的三個角色:醫生、病人、家人 病人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是放棄急救,但家人在緊急情況下要脅醫生要搶救病人,不然作出提告。 不確定家人是否真的能告醫生,縱使是有病人的放棄急救同意書。說開了,也是不想麻煩或弄上社會新聞...

妥協與迷失

提問: 怎樣把握妥協的尺度才不會迷失自己? 回答: 首先,看清楚什麼是妥協與迷失自己。 妥協是通過交流,通過互相磨合條款來達成協議。 但現在一般使用妥協一詞,是意味著委屈不情願,即是屈從的交易。 實際上,沒有迷失自己這回事,只有不了解自己所想所需和對外對人缺乏全面性理解,繼...

網絡安全

這段新西蘭政府關於網絡安全的短片十分受歡迎,帶出很多年幼至少年兒童是分不了網絡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和危險性。 愛護與照顧他們是我們成人自然而理性的責任,作為家長需多留意及與子女多作溝通。但應該怎樣做才合適?才能作有效的保護與引導?片中的表達是讓家長在事情後懂深呼吸跟自...

歧視

文章敍述在日本有許多病人及其家屬,甚至醫護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飽受歧視與霸凌。 認同文章所說:「歧視」是最具感染力的瘟疫。 我們從人的內心世界去看,這是因為存有對疫症的強烈懼怕,恐懼感埋沒了人的理智與愛。 沒有理性與愛的恐懼只帶來傷害, 智慧才能帶來真正的保護。...

創傷

看到一篇感想文章後,翻看了這段舊聞,有以下感受。 這組織的理念是讓年輕人有健康發展。4-H四健會是美國農業部的農業合作推廣體系所管理的一個非營利性青年組織,創立於1902年的美國。它的使命是「讓年輕人在青春時期儘可能地發展他的潛力」...

形象

教宗方濟各一向是親民、幽默。梵蒂岡教廷堅持要删剪這一部份,以配合教宗應有的形象。 不管是宗教領袖、政治領袖、專業人士,導師、父母…每一個角色,就連孩子也有一個既定的形象,應該以怎麼的樣子呈現。 就是為了這些觀念,我們從成為一位好孩子開始,這一生都在努力營造那應該的形象,並壓...

家庭暴力

是疫症帶來傷害了嗎? 人們相處與個人情緒問題不是早已存在了嗎? 為何人們總是對愛人與至親往往傷害至深至多? 社會能伸出援手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支援受害者的同時,藉得深層思考與解決,類似事件中的施虐者與受害者的形成狀況。 為何施虐者會有如此的選擇去傷害别人?...

手語

隨著生活的忙碌,往往出現麻木的握手和言語表達。 從何時開始我們不再由衷地說早晨和再見,形式與應該化的禮貌,成為了日常運作? 疫症讓我們不便握手,這正好讓我們從新感受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動作與言語。 時刻保持真摯的動作和言語。 #溝通 #手語 #VC2

我想變成媽媽的手機

爸爸你是否用心陪伴我? 媽媽 ,我可以從你那裏獲得力量嗎? 孩子不懂的功課就發脾氣,不做了! 其實是說:我害怕,我沒信心,爸媽可否教曉我? 孩子騷擾爸爸媽媽的工作, 其實是說:爸媽,我在呀,可否回頭看看我? 孩子拍拖了卻不敢讓爸媽知道, 其實是說:爸媽可否支持我?...

網絡安全

這帶出很多反思的課題,其中,家長應否把孩子的相片與生活狀況內容放上自己的社交平台?是否應先考慮過他們的私隱與意願? 探究源頭,大部分人除了現實生活未如理想,就連現實的自己也覺得不理想,因此,將一個理想的自己、放在社交網絡裡,實在是其中心靈的出路。...

Blog: Blog2
bottom of page